我是如何被短视频算法”洗脑”的?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个人经验分享,内容可能因时间、地区或个人情况而异。操作前请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必要时查询最新官方信息。如有疑问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被短视频算法"洗脑"

写博客这么久,很少谈论这样沉重的话题,但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不得不坐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对短视频和信息获取的思考。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困扰,那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算法世界。

算法陷阱

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起初只是因为喜欢小狗,会在相关视频上多停留几秒,点个赞什么的。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推荐给我的内容开始变味了——狗狗走失的视频、宠物离世的故事、甚至是一些让人心碎的虐待动物事件。

算法似乎很”聪明”,它知道我关心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于是不断地给我推送相关内容。可问题是,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每次看完心情都很沉重,但又忍不住继续滑下去,仿佛中了某种魔咒。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当我们在算法的世界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算法也在悄悄地塑造着我们的情绪和认知。

热点事件

更让人困扰的是那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处理方式。拿最近的武大事件来说,每天都有新的”爆料”出现,各路自媒体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各种分析、各种解读,搞得人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哪些是真相,哪些是猜测。

有时候我会想,这些自媒体真的是在帮助我们了解真相吗?还是说,他们只是在利用大家的关注度来获取流量?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能够抓住用户眼球的内容,往往不是平静的真相,而是激动人心的”猛料”。

还记得之前甘肃幼儿园血铅事件吗?当时看到那些视频,真的让人对整个社会的信任产生动摇。孩子们本应该在最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却遭遇了这样的事情。这类事件的持续发酵,不仅让当事人痛苦,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国际新闻的”娱乐化”

更有意思(或者说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自媒体处理国际新闻的方式,简直就像在聊家长里短。就拿最近的捷克总统事件来说吧,本来只是一个外交层面的正常处理,经过一些自媒体的渲染,好像捷克马上就要”亡国”了似的。

说实话,我对国际关系了解有限,但常识告诉我,中捷之间的贸易往来虽然存在,但远没有达到”一拉黑就天塌了”的程度。可是在那些充满激情的解读视频里,每一个外交动作都被放大成了”历史性时刻”,每一个政策调整都是”重大转折”。

这种夸大其词的表达方式,确实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让人觉得自己正在见证历史。可是冷静下来想想,真的有那么戏剧化吗?

信息茧房里的反思

我承认,我很容易被这些视频影响。也许是缺乏独立分析复杂事件的能力,也许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迷失了方向。每当看到一些让人愤怒或者震惊的内容时,我总是忍不住要继续深挖,想要了解”全貌”。

为了避免被单一观点误导,我会尝试从多个角度、多个来源去了解同一件事情。可是有时候发现,不同的自媒体虽然角度不同,但套路却惊人地相似——都在强调冲突、放大矛盾、制造对立。真正客观、平和的分析反而很少见到。

这让我想起了写博客的初心。当初开始写技术内容,就是希望能够分享一些实用的、正面的信息,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可是现在的内容环境,似乎越来越偏向于制造焦虑和对立,而不是解决问题和传播知识。

当错了就是错了

不过,在这个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有些事情还是很清楚的。比如一些明显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错了就是错了。让人失望的是,即使是国内一流学府,面对明显的问题时,也要”等上级指示”才能行动。

这种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某个机构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在面对问题时的一种心态——推责任、等指示、怕担责。结果往往是,真正需要承担责任的人迟迟不行动,而普通人却要承受各种负面情绪的冲击。

寻找出路:理性与节制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也为可能有类似困扰的朋友们,寻找一些出路:

  • 时间管控: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刷短视频的时间。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上限,时间到了就坚决退出。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 内容筛选:尽量避开那些明显煽动情绪的内容,多关注一些正面的、有建设性的信息。比如科技进步、文化交流、艺术创作等等。
  • 多源验证:对于重要的社会事件,尽量通过官方媒体和多个可信来源进行交叉验证,而不是依赖单一的自媒体解读。
  • 定期”排毒”:每隔一段时间,完全远离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清静的空间,重新整理思路和情绪。

结语

作为一个写博客的人,我深知信息传播的力量,也明白内容创作者肩负的责任。在这个算法主导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传播链条中的一环。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信息环境,但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选择关注什么样的内容,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和我有类似困扰的朋友意识到,我们其实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不被算法绑架,可以选择保持理性思考,可以选择关注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无休止的负面情绪。

毕竟,生活已经够复杂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情绪被那些可能并不真实的信息所左右呢?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尽量让这个博客回归到初心——分享有用的技术知识,记录真实的生活感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欢迎和我一起,在这个信息洪流中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读者们的评价 / 5. 投票数:

您是第一位评价者!快来分享您的看法吧

很抱歉这篇文章没能帮到您

一起让这篇文章变得更好!

请告诉我如何改进,让内容更好地帮助大家

我是如何被短视频算法”洗脑”的?

❤️ 支持作者

您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打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支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