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知乎禁止搜索引擎抓取,引发对数字内容版权和公开程度的反思

最近,知乎对外公布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修改robots.txt文件,禁止除百度和搜狗以外的其他搜索引擎抓取知乎内容。这一操作被普遍解读为知乎希望防止自家内容被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回溯知乎的发展历程,其实这种对内容版权和公开程度的谨慎态度并非一蹴而就。

知乎创立之初,秉承着”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理念,内容是公开且免费的。这有利于吸引大量优质内容贡献者,迅速积累知识内容,形成内容优势和品牌效应。

随着知乎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训练对大规模数据的需求日益迫切,知乎内容价值凸显。2022年底,知乎上线了”知乎付费阅读”服务,首次对部分内容进行收费。

这标志着知乎开始重视自身内容的版权保护与变现。强制用户登录账号,一方面能够准确统计用户行为数据,优化个性化推荐和广告投放;另一方面也为限制机器人程序抓取内容提供了技术基础。

禁止搜索引擎抓取的直接后果是,未来知乎平台上的新内容将无法通过谷歌、必应等主流搜索引擎发现和索引,只能在知乎内部和百度、搜狗等合作搜索引擎中获取展现。这将使知乎内容的曝光和传播范围受限,,潜在的到访用户和内容贡献者流失风险加大。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知乎的做法反映了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的困境。虽然互联网社交平台和网站的内容通过搜索引擎等渠道分享是实现知识传播和获取的重要途径,但让第三方免费使用和采集内容,也存在潜在的侵权和被低价剥削的风险。

人工智能模型从事前沿语言模型,再到最近大热的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模型,都需要采集海量的公开网络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等,涉及大量数字内容的所有权争议。如何在保护版权和促进知识传播之间寻求平衡,是所有数字内容提供商需要深思的问题。

对普通用户而言,如果更多内容平台效仿知乎,限制搜索引擎获取和索引内容,无疑会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获取体验。我们可能需要适应在不同平台间切换查找所需内容的方式,或依赖各大搜索引擎之间商业合作关系,在某些搜索引擎中优先获取特定类型内容。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内容平台能在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上成功保护自有版权,促进优质内容持续产出,对整个知识生态或将是种利好。过度依赖搜索引擎”解放”内容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内容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降低创作动力。

未来,或许会涌现出一种”会员制”的知识内容获取方式。用户需要在多家内容平台购买”通行证”,才能自由获取所需内容。对普通用户而言,知识付费成本可能会增加;对内容创作者而言,版权收益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优质内容源源不断涌现。

总的来说,知乎此举引发了人们对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和公开程度的反思。面对日益活跃的人工智能训练需求和数字内容商业化趋势,相关利益方需要在内容获取便利性和版权保护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我们有望看到知识内容获取和传播途径、模式发生变革,以赋能创作者,维护健康、可持续的知识内容生态。

感谢打赏支持

这篇文章有用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