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个人经验分享,内容可能因时间、地区或个人情况而异。操作前请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必要时查询最新官方信息。如有疑问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目录
免责声明:以下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与您的理解有出入,请以您的判断为准。

大家好,我是一名长期使用甲骨文云的用户。最近,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朋友遇到账号被封的问题,甚至包括一些付费账户。作为一个经历过账号被封又成功保住账号的”老兵”,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甲骨文云封号的一些观察和个人经验。
甲骨文云新型封号方式
先说个重要提醒:尽量不要使用QQ邮箱注册甲骨文云的免费账号。多位网友反映使用QQ邮箱容易触发封号。我猜测可能是因为QQ邮箱被滥用注册的情况比较多,所以被甲骨文重点”关照”了。
最近,甲骨文云的封号方式有了新变化。以前被封的账号会提示”您无权查看此区间中的这些资源。请尝试另一个区间,或与管理员联系以获取帮助“。而现在,新的封号方式是在登录时提示”用户名或密码无效“。
这种新封号方式有个”奇葩”的特点:你可以用注册邮箱重置密码,但重置后登录依然提示”用户名或密码无效”。我第一次遇到这情况时还以为是系统故障,折腾了好久才意识到是新型封号。


真实案例分享
我来分享一个4天前看到的国外网友遭遇账号终止的案例:


这位网友已经升级为付费账号,在免费实例上部署了Minecraft和Foundry服务。突然有一天,账户被终止了。他联系客服,客服建议提交支持工单。第一次回复是:账号可能违反使用条款,账号关闭,这是最终决定。
虽然还有上诉机会,但根据我的经验,结果多半是”维持原判“。我曾经的首尔区升级账号就是这个下场。像这种毫无预警就封号的情况,想通过提交工单找回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免费未升级还是升级账号,都存在被封的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封号原因分析
违反服务条款 (TOS)
很多国外网友在讨论封号问题时,常常引用甲骨文的服务条款(TOS)。虽然我没能在官方文档中找到明确的条款,但根据一些信息整理,以下行为可能违反TOS:

上图是机翻过的结果,不过不耽误我们理解其中的意思。我个人理解是:甲骨文云免费账号不可以对外提供服务,比如说在其免费服务器上部署允许公共互联网上公开访问的内容等等。
我试图在甲骨文的官网找关于这样的服务条款:open server (compute instance) to the world and/or providing services on that instance not complying to the terms of service , 但始终没能够找到。如果有找到的朋友,可以留言评论。
虽然没有找到这样明确的条款,但从官方公布的条款中找到了以下内容:

我们简单汇总一下上面划红线表达的内容:
不得使用 Oracle 服务从事以下行为:
- 骚扰他人,造成伤害或侵犯隐私;
- 发布虚假、诽谤、骚扰或淫秽内容,传播仇恨或未经请求的垃圾邮件;
- 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或非法销售、制造产品或服务;
- 执行或披露未经授权的基准测试、性能或漏洞测试,或进行网络发现和漏洞扫描;
- 使用服务进行加密货币挖矿。
违反这些规定(称为“可接受使用政策”)将导致 Oracle 采取包括删除违规内容、终止账号等措施。

Oracle 有权在以下情况下暂停服务:
- 服务功能、安全性、完整性或可用性受到重大威胁;
- 您或您的用户从事非法活动;
- 违反可接受使用政策;
- 提供虚假账户或付款信息,或支付方式被拒绝。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Oracle 会提前通知用户,并努力将暂停范围限制在相关服务部分。问题解决后,Oracle 将尽快恢复服务。在暂停期间,用户仍可以访问现有内容,并且仍需履行付款义务。
虽然大部分封号的网友并没有收到通知,但也确实存在甲骨文会提前通知用户,账号被禁用的邮件通知。

Oracle的监控机制

根据官方说明,Oracle会持续监控服务,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解决问题、检测威胁等。虽然他们声称不会收集或存储用户内容,但具体如何操作我们并不清楚。
我的猜测是,他们可能有某种自动化系统在后台运行,一旦检测到异常行为就会自动触发封号。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账号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被封。
保号策略分享
有些网友可能因各种原因升级成甲骨文付费账号,部分人可能认为只要升级账号,就可能会减少封号的概率。当然这并不是正确的想法。因为网络上关于付费账号被封的消息也有很多。大多数说自己升级付费账号被封的仍旧是在免费套餐内使用,也就是使用的仍旧是免费服务。
有网友解释到:就算升级了付费账号,但仍旧使用的是免费服务,就有极大可能仍旧按照你是免费账号的检测方式来对待,比如上面提到的在免费实例下如果提供对外开放服务,就可能会免费暂停账号的处罚(这点并未验证,只是猜测)。

但是,如果使用付费实例,并不是指升级付费账号,而是在甲骨文云的实例上真金白银的消费,那么就有可能是按照付费用户对待,提供对外服务就没有违反服务条款 (TOS)。
我就一直在我的 Oracle 上运行生产工作负载,包括 wordpress 博客。根据我的经验,以下是我强烈建议做的一些事情。
- 适度超出免费层限制:不是让你完全放弃免费层,而是稍微超出一点点。例如,内存使用 25GB 而不是 24GB,或者为实例附加 205GB 的块存储而不是 200GB,甚至两者都可以。这会让实例部分付费,但仍然保留部分免费层的优势。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账户被系统自动标记为异常,并保持正常的账单周期,确保你实际在支付费用。
- 备份,备份,备份:一定要定期备份你的数据。我不仅指在 Oracle 内备份,还可以备份到其他系统,比如 S3 存储。Backblaze B2 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价格便宜,每 TB 仅需 $6,且没有最低存储要求。如果你使用 Docker 部署,Restic 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用来定时备份卷数据。我每天都会备份所有数据,并且每天多次备份数据库。
- 准备备用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放在云服务上同样适用。我现在至少保持两个云服务商的账号,随时准备切换。这样即使Oracle出问题,也不至于影响到我的服务。
- 保持有效的支付卡:有传闻说Oracle会定期验证你的卡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有足够余额(据说是$100)。虽然不确定是否属实,但为了安全起见,我现在都会确保卡上至少有$100余额。
- 不要托管非法服务: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
- 升级成付费账号:最终还是提到这点,但如果你还不是按量付费客户,建议尽快成为按量付费客户。
- 控制资源使用: 我观察到,很多被封的账号都有过度使用CPU或带宽的情况。所以我现在会特别注意控制资源使用,尽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 避免频繁变更:我发现频繁创建、删除实例或者大幅度调整配置也可能触发系统的警报。现在我会尽量保持配置的稳定,如果需要变更也会分多次小幅度调整。
- 保持活跃但不过度:完全不使用账号可能会被视为僵尸账号而被清理,但过度频繁的操作又可能被视为异常。我现在会保持每周登录几次,进行一些正常的操作。
总结
使用 Oracle Cloud 确实需要小心谨慎,但只要注意以上几点,还是可以安全、稳定地使用的。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定期检查账号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有什么保号的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最后再次强调: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经验,不构成任何建议或保证。使用云服务时请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服务条款,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相关阅读:
- 甲骨文云 Oracle cloud 免费套餐能开几台实例?为什么明明创建免费实例却提示收费?
- 轻松实现甲骨文云Oracle Cloud重装系统教程
- 甲骨文云进阶:账号升级、首尔区开通及消费监控全攻略
- 甲骨文云重磅更新:已升级账号免申请扩区,自带 3 个扩区名额轻松到手
- 你知道Oracle Cloud甲骨文云不同地区IP有多少吗?
本文作者:兔哥
本文标题:关于甲骨文云免费/付费账号封号原因的分析与保号思路分享 – 仅个人观点
本文链接:https://uuzi.net/oracle-cloud-account-ban-reasons-strategies
本文标签:甲骨文云账号,Oracle Cloud封号,免费云服务器,云服务保号策略,云服务安全使用,云计算最佳实践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5日
更新日期:2024年09月05日
版权声明:兔哥原创内容,版权所有人为本网站作者,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文中如涉及第三方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研究,禁止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我的甲骨文账号目前处于奇葩状态之中……
19年写完《甲骨文Oracle Cloud永久免费2C1G云服务器+价值300美元试用》https://www.dujin.org/14065.html
之后有来回折腾了个把月,后面就不怎么使用了,应该是你说的第9条,没有保持活跃的原因。
然而这几年的状态是找回密码的时候说你这个账号不存在,注册的时候又说你这个邮箱已注册。
至今未封 私人买的 发卡站买过几次1月都死了 私人稍微贵点 至少半年号 资源没怎么用 就是bt一直刷点流量 上次登陆甲骨云还在上年 有号好像付款资料都没有了 私人他们可能删了 分别东京新加波 没搞个首尔加速的有些难受 后面去买发现都涨价了
哎 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请问有没有人遇到跟我一样的情况:
我的账号显示无权查看实例,也无法创建新的实例,但是已经存在的实例还可以继续使用,可以通过SSH连接。我的实例每天都在使用,也不是像协议中说的对外使用,我自己上传和下载一些文件而已。
出现问题是在2025年5月8日,我收到一封来自Oracle的,action required邮件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Customer,
The user(s) identified in this notification have not used Cloud Shell for at least 233 days. Due to their inactivity, their Cloud Shell free storage which contains their home directory has been marked as “Inactive” and may be deleted in the future if action is not taken. Inactive Cloud Shell storage (home directory) will automatically be deleted 240 days after the user’s last Cloud Shell sess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Cloud Shell Limitations.
Why did I receive the notice?
You are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tenancy. Your home directory or the home directory of a user(s) in your tenancy are marked “Inactive”.
Do I need to take action?
To retain the home directories for the inactive Cloud Shell user(s), you must inform each inactive Cloud Shell user to log into the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Console and start a new Cloud Shell session. This will automatically mark the instance(s) as “Active” and prevent the user’s home directory from being deleted.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How to Launch a Cloud Shell.
If you do nothing and the user’s home directory is deleted, the user will continue to have access to Cloud Shell. However, they will lose any files they stored in their home directory. A new home directory (without old data) will be assigned when the user starts a new Cloud Shell session. Access to the OCI Console and other cloud services will not be affected.
当时我没有立即处理,然后从这天开始,我发现实例的日志不能用了,又过了10天,实例彻底不能访问了。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如果博主懂的话,麻烦提醒一下,谢谢
这封邮件的主要内容是通知您:Cloud Shell 中的数据即将被清除,并不代表您的甲骨文账号已经被限制或封禁。
通常情况下,当账号被风控或限制权限后,Oracle 并不会立即删除您的实例,而是存在一个短暂的延迟阶段。在此期间,虽然系统已经判断账号无权,但相关资源仍可能暂时可用,造成一种“还能用”的假象。
您提到“实例后来确实无法访问”,这正是账号被彻底限制后所表现出的结果。因此,认为“没有立即处理”就等于“没有限制”是一个误解。
最后,关于账号为何被限制,Oracle 通常不会对外说明具体原因,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甲骨文云封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尽管你小心翼翼的使用,也是有机会被抽中幸运观众,喜提“封号”待遇。
本文标题:关于甲骨文云免费/付费账号封号原因的分析与保号思路分享 – 仅个人观点
本文链接:https://uuzi.net/oracle-cloud-account-ban-reasons-strategies/
本文标签:Oracle Cloud封号, 云服务保号策略, 云服务安全使用, 云计算最佳实践, 免费云服务器, 甲骨文云账号
发布日期:2024年9月5日
更新日期:2025年5月12日
版权声明:兔哥原创内容,版权所有人为本网站作者,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文中如涉及第三方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研究,禁止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联系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