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为什么谷歌不起诉 Adguard?中美广告拦截软件的生存之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当今的全球互联网生态中,有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和国外在处理广告拦截软件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在中国,当出现去广告的软件或插件时,往往会遭到视频大厂的法律诉讼或其他手段的阻挠,导致这类拦截广告的软件或应用难以生存。

相比之下,国外的环境似乎更为宽松。以 YouTube 为例,尽管存在诸如 AdguarduBlock Origin 等知名的广告拦截工具,我们却鲜少听闻 Google 对这些开发商采取法律行动。相反,YouTube 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一挑战,比如努力阻止广告拦截插件的运作等等。

这个话题之前就蛮有兴趣,今天有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国内和国外这样迥异的做法。

探讨这个问题前,先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

中国案例:李跳跳、乐网APP、Adsafe净网大师

2023年8月24日,一款用于跳过开屏广告的软件“李跳跳”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无限期停止更新,原因是其收到了一封来自一家互联网大厂的律师函。律师函显示,这家互联网公司认为“李跳跳”软件妨碍了其正常的商业运营,破坏了合法竞争秩序,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尽管“李跳跳”方声称其软件是公益性质的单机应用,没有盈利,但仍然在收到律师函48小时内下架了该应用。

类似的,还有优酷与杭州硕文软件有限公司的案件。优酷公司诉称硕文软件运营的“乐网”APP具有广告屏蔽功能,妨碍了优酷的正常商业运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定,这种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硕文软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此外,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裁定的另一例案件也具有参考意义。爱奇艺公司起诉大摩公司运营的“Adsafe”净网大师软件,认为其损害了爱奇艺播放广告应获取的利益。法院判决大摩公司停止运营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这些案例显示,中国法院普遍认为,广告拦截软件的行为妨碍了正常的商业运营,构成不正当竞争。

国外情况:YouTube 的应对方式

在国外,以 YouTube 为例,虽然也面临广告拦截的问题,但其应对方式不同于中国。YouTube 通过提供 YouTube Premium 服务,让用户支付订阅费用以获得无广告的观看体验,同时通过技术手段阻止广告拦截插件的使用,但并未采取法律手段起诉这些插件厂商。这反映了国外更加注重用户选择权和隐私权的法律体系,以及更加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上述案例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和国外针对去广告应用的典型。而且,从我个人使用的去广告软件或插件来说,也是用的国际上的这些有名的厂商比如 Adguard,或来自有名的开源程序 uBlock Origin 等等,反观国内,好像还真找不到一款有名的去广告软件。

结合网络上关于此类新闻的报道和AI的分析,出现这样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 法律环境: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行为受到较严格的法律和政策监管。视频大厂为了保护自己的广告收入,会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拦截广告的软件公司。此外,中国的广告市场较为依赖广告收入,这使得企业对广告的保护尤为严格。在国外,法律体系更注重用户的隐私权和选择权。拦截广告的软件被视为用户维护自身网络体验的一种工具。尽管企业也依赖广告收入,但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来应对广告拦截。
  • 市场结构: 中国的视频市场相对集中,几家大型平台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它们有更大的影响力来阻止广告屏蔽软件。相比之下,西方市场可能更加分散,单个公司难以主导整个行业。
  • 商业模式: 中国的视频平台可能更依赖广告收入,因此对广告屏蔽更为敏感。西方平台如YouTube可能有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如会员订阅等,这使得它们在面对广告拦截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 技术应对策略: 西方公司似乎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手段应对广告屏蔽,而不是直接诉诸法律。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文化和策略。
  • 用户习惯和期望: 中国用户可能更习惯于接受广告作为免费内容的交换。而西方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寻求广告屏蔽的方法,对广告的容忍度较低。
  • 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包括2021年开展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这种监管环境可能使得广告拦截软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中国和国外在处理广告拦截软件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主要源于法律与政策环境、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的差异。在中国,视频平台依赖广告收入,法律和政策也支持企业对广告的保护,因此会对广告拦截软件采取严厉的措施。而在国外,法律更注重用户权利,商业模式也更加多样化,使得企业对广告拦截采取更为灵活的应对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能会看到两种做法逐渐趋同,或者出现全新的解决方案。最后,一句“遥遥领先”,相信各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相关阅读

这篇文章有用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为什么谷歌不起诉 Adguard?中美广告拦截软件的生存之谜》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