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从”玩具”到颠覆者:揭秘科技巨头屡屡错失风口的真相

  • 资讯

大家好,我是兔哥。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下一个重大科技趋势往往最初看起来就像个玩具?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博主,我经常被一个现象所吸引:那些改变世界的技术创新,在最初往往不被人看好。它们就像孩子手中的玩具,看似简单、粗糙,甚至让人觉得毫无用处。但正是这些”玩具”,最终颠覆了整个行业。

巨头的困境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像Meta(原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科技巨头,会被TikTok这样的新秀打得措手不及?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大公司懒惰或固步自封。相反,他们一直在积极地开发新产品,试图避免被新兴力量取代。Instagram和Twitter在TikTok爆红之前就已经有了视频功能。但问题在于,他们更关注自己的老本行,没有意识到短视频这个”玩具”的潜力。

2017年,Twitter关闭了自己的短视频应用Vine。仅仅一年后,TikTok在美国火了起来。这不禁让人感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啊!

破坏性创新理论

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提到已故商业学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往往快于用户需求的增长。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就是这个简单的观察,揭示了市场和产品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为什么初创公司常常能够打大公司一个措手不及。

克里斯滕森的理论告诉我们:

  1. 成熟公司倾向于专注高端市场,产品改进往往是渐进式的。
  2. 最终,他们的产品性能可能超出大多数客户的需求。
  3. 这时,公司可能会患上”近视症”,只关注利润丰厚的小众市场。
  4. 结果,他们忽视了新技术、新趋势和新想法的潜力。
  5. 这就给了初创公司机会,用更便宜、更简单、更易用的产品来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
  6. 随着新技术不断改进,新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最终可能超越老牌公司。

历史的教训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比如:

  • 19世纪70年代,电话刚发明时只能传输很短距离的声音。当时的电信巨头西联公司拒绝收购电话,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设备对他们的主要客户(企业和铁路)没用。他们没想到电话及其基础设施会进步得那么快。
  • 一个世纪后,微型计算机制造商(如DEC和Data General)在20世纪70年代忽视了个人电脑。
  • 再后来,戴尔和微软这样的台式机领导者错过了智能手机的浪潮。

这让我想起了大卫vs歌利亚的故事:小小的弹弓击败了高大的武士。在科技界,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如何识别真正的颠覆者

当然,不是所有看起来像玩具的产品都能成为下一个大事件。有些玩具就只是玩具而已。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关键在于评估产品的发展过程。真正具有破坏性的产品往往能搭上指数级增长的快车,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改进。而那些只能渐进式改进的产品,通常不具备颠覆性。

指数级增长来自于强大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力量,比如:

  • 网络效应
  • 平台与应用之间的反馈循环
  • 软件的可组合性(让开发者能更容易地扩展、调整和构建现有代码)

另一个关键特征是:破坏性技术往往与现有公司的商业模式不一致。

举个例子:苹果肯定在研发更好的电池和相机。对初创公司来说,在这方面与苹果竞争是愚蠢的。因为苹果知道,改进手机会让手机更有价值,有助于发展其核心业务:卖手机。

相反,一个更有趣的创业想法可能是让手机不那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苹果不太可能去追求的方向。

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产品都是颠覆性的

当然,一个产品不一定要具有颠覆性才有价值。有很多产品从一开始就很有用,而且长期保持有用。克里斯滕森称之为”持续性技术”。

当初创公司开发持续性技术时,它们通常会被大公司收购或模仿。如果时机和执行得当,公司仍然可以基于持续性技术创建成功的业务。

期待值很重要

现在,很少有人会怀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这样的现代科技趋势的重要性。它们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对最不懂技术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但另一方面,那些看起来可疑、像玩具一样的技术,比如早期的电话、个人电脑,以及我认为的区块链技术,它们往往来自体制之外,初看起来粗糙、笨拙、用处不大,更容易被低估。但忽视它们的潜力将是一个错误。

兔哥有话说

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常常被这些”玩具级”的创新所吸引。它们让我想起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比如第一部电话、第一台个人电脑,甚至是比特币。

我的建议是:

  1. 保持开放的心态。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新可能就在你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发现它的潜力。
  2. 关注那些看似简单但能快速迭代的产品。它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3. 不要被表象迷惑。有时候,最不起眼的”玩具”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行业颠覆者。

最后,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你觉得现在有哪些看似”玩具”的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大放异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分享哦。下期见,兔哥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科技洞察!

本文作者:兔哥
本文标题:从”玩具”到颠覆者:揭秘科技巨头屡屡错失风口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uuzi.net/from-toy-to-disruptor-why-tech-giants-miss-opportunities
本文标签:科技趋势,破坏性创新,初创公司,科技巨头,TikTok,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商业模式,指数级增长,网络效应,持续性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1日
更新日期:2024年07月21日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均为作者原创内容,遵守 CC-BY-NC 4.0 版权协议,转发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文中如涉及第三方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研究,禁止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可能感兴趣

这篇文章有用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